分类
政策

外交政策

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其对外战略、国家利益、综合国力和特定的国际环境,确定、规范为促进其国家利益、实现国家对外目标而从事对外活动的目标、原则和行动方针。以下是关于外交政策的详细解析:

一、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

  1. 政策目标
    • 维护世界和平,促进共同发展,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。
    •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,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,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。
    • 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,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。
  2. 基本原则
    • 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。
    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,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、互不侵犯、互不干涉内政、平等互利、和平共处。
  3. 行动方针
    •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,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。
    •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
二、外交政策的演变

  1. 改革开放前
    • 20世纪50年代:提出“另起炉灶”、“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”、“一边倒”的三大外交决策,并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。
    • 20世纪60年代:提出“两个拳头出击”的外交战略,团结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美苏霸权主义。
    • 20世纪70年代:提出“一条线,一大片”和“三个世界”划分理论,改善中美关系并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。
  2. 改革开放后
    • 强调“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”,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。
    • 提出“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”的“两大主张”。
    • 提出“全球发展倡议”、“全球安全倡议”和“全球文明倡议”的“三大全球倡议”。

三、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

  1. 国家利益: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。
  2. 国际形势变化:外交政策需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。
  3. 国内建设的需要:外交政策需要服务于国内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。
  4. 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:外交政策往往以国家实力为后盾,并受到国际地位的影响。

四、外交政策总结

中国的外交政策体现了战略自主性、和平性与高度确定性,致力于做世界和平建设者、全球发展贡献者、国际秩序维护者。在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,中国将坚定做这个世界的和平力量、稳定力量、进步力量。